茶席上,
品的是茶,
修的是心。
【茶席历史】
茶道源于中国,发乎神农,闻于鲁周公,兴于唐朝。
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约事春茶。”真正意义上的茶席,在陆羽《茶经》问世前后正式出现。
陆羽《茶经》的影响以及对茶席的规范,把唐人从茶的药用、羮饮时代,带入了品茶清饮的新境界。
十章《茶经》,七千余言中,陆羽灵活提出了茶席可繁可简的条件。如:“其煮器,若松间石上可坐,则具列废。”“若瞰泉临涧,则水方、涤方、漉水囊废。”等。
唐宋时期,饮茶环境和茶席的背景,已经开始注重竹林、松下、名山、清涧等宜茶的幽境。
到了明代,茶寮的出现使文人雅士有了自己品茗的专属空间。“构一斗室,相傍山斋(书斋),内设茶具,教一童专主茶役,以供长日清谈,寒宵兀坐,幽人首务,不可少废者。”
书声琴韵,茶烟隐隐起于山林竹外,尽现了明人的高流隐逸,以及品茶方式的至精至美。
人们并于庭院、竹荫、蕉石前,插花、煮水、烹茶、焚香,明人饮茶更加注重空间的审美与趣味。
梳理这段饮茶和茶席的发展历史,让我们看到,从唐的华丽奔放,到宋、元的沉静内敛,再到明代,茶席已经发展到精致隽永、精益求精的阶段,清幽脱俗的文人茶席,达到了历史的顶峰。
【当代茶席】
到了当代,茶席规范、茶具审美、茶席背景选择、茶席挂画、茶席插花,都有了新的传承与创新。
当代茶席,更讲究回归本心。讲究慢,放下都市匆匆的脚步,独坐幽篁馆,茶香袅袅,沁人心脾。
一杯茶,悠远意境,深远美德。一杯茶,看尽生活,驱尽疲倦。一杯茶,品味清香,体味人生。
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,也存在美好,对这种美感的仰慕,是当代茶席与茶道再此兴盛的缘由。
以茶为媒,以茶修身,闲看天边云卷云舒,静听庭前花开花谢,修身养性。这是当代茶人的期许,也是都市中繁忙人儿心中向往的生活方式。
更多茶知识,与您相约【自在书院】
注: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
微信公众号
小红书